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,江蘇省溧陽市創新實施“路長制”,全市機關事業單位與城區主次干道包干定責,近萬名干部職工進居入戶、進店入鋪,宣傳創建知識,發現并整改城市管理的各類問題,受到廣大市民的高度評價。
溧陽市在推進“路長制”工作過程中,全面梳理城區76條主次干道,按照“一路一長”與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掛鉤包干,下發《關于在城區推行路長制的實施意見》《路長制責任分工表》《路長制工作手冊》等文件,按照“管理事項清、管理標準清、區域情況清、社情民意清”四項原則,確保文明創建工作內容定位、人員定位、程序定位和責任定位。明確各單位一把手為“路長”,市長牽頭建立“當好路長創文明”微信工作群,市創建辦直接在群內通報日常督查、巡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以及整改反饋情況,省去編文、發文的煩瑣環節,“路長”們還在工作群中相互檢查反映問題、相互協商處理問題、相互交流介紹經驗,形成了文明創建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。
溧陽市要求各路長單位對每一條道路上有哪些點位、有哪些標準了如指掌,對哪些點位已經達標、哪些點位需要整改、哪些問題容易反復,做到心中有數、方向明確。要求每一位上路人員,手上都要常備“三張清單”:標準清單、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,嚴格按照標準,履行各項職責。建立了“巡查發現、協調、處置、督查、結單”的閉環流程運行機制,路長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流程,對所有收集到的問題全程跟蹤、反饋并做好整改記錄。針對問題的解決和整改,溧陽市總結了“五字”工作法:“勸”,即勸阻不文明行為;“撿”,即撿拾煙頭、塑料袋等零碎垃圾;“搬”,即搬移非機動車輛;“報”,即對于無法處置的問題,及時報送相關職能部門;“進”,即進入沿街店鋪和居民小區,做好文明創建知識宣傳。
溧陽市廣大“路長”們真正改變了“運動式”“一陣風”的工作模式,真心實意沉下心來,冒烈日、頂酷暑,一天三次在路段巡查,道路一天比一天干凈、城市一天比一天有序,市民群眾看在眼里、記在心里,從一開始的不信任、不理解,逐漸轉變為支持和參與。“路長”不但處置文明創建中存在的各類問題,還與群眾打成一片,所有的路長單位都與群眾建立了微信群,開展“積分送禮”“周末大掃除”等活動,真情實意地幫助沿街商戶和群眾解決身邊的大事小情,“有問題找路長”成為一種常態。開發的“我愛我家”城市管理APP,市民可以通過現場拍照上傳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各類問題,每一條有效舉報都會獲得一元話費積分。據統計,在創建時期,該軟件每天上傳的問題達到700余條,結案率達到96%以上。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聚焦民生難點 提高群眾幸福指數——訪安次區光明西道街道黨工委書記郭寶華
下一篇:廣陽區開展“三項行動”推進環境衛生整治